当前位置:首页 > 股票知识 > 正文

河南养猪巨头,3个月净赚超40亿

河南养猪巨头,3个月净赚超40亿

作者:董鹏

编辑:张伟贤 陈晓平

图源:牧原股份

养猪巨头,又开始日进斗金了。

4月8日晚间,牧原股份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,预计当期净利43亿元至48亿元,同期增长280%以上。

河南养猪巨头,3个月净赚超40亿

牧原的成本端,迅速下降。

今年1-3月,这至少带来2元/kg以上的增利空间,叠加出栏量小幅增长,市值回升到2200亿元以上。

现在,牧原的出栏量,已占全国出栏总数的10%以上,产能高增长的可能性不大,其经营策略转变为“稳健增长”,正悄悄出海寻找新的增量市场。

3月,其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正式注册成立。

“当前,公司越南团队正在熟悉当地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。”官方在最新业绩说明会透露,将根据战略发展需求,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。

1

仔猪暴增

牧原的业绩变量相对简单,核心就是价、量两个维度。

在绝大多数时间,其受到猪价波动影响更为明显,一季度提振业绩的关键,却是成本。

先看猪价。

1-3月,牧原销售价格同步下行,由1-2月的14.76元/kg降至3月份的14.3元/kg,猪价对利润率并不特别突出。

相比之下,养殖成本的降幅则非常可观。

河南养猪巨头,3个月净赚超40亿

调研记录显示,2024年1-2月,其生猪养殖完全成本,曾阶段性上升至15.8元/kg,到3月依然有15.1元/kg。

今年1-3月,其养殖成本则分别为13.1元/kg、12.9元/kg、12.5元/kg。

对比来看,仅仅依靠降本一项,即贡献了至少2元/kg以上的利润增量,大幅拉动了利润端。

“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,会对公司的经营数据产生较大影响。”

牧原在业绩会指出,过去几年,小麦、玉米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,合计占营业成本的比例约在55%~65%。

据汇易网统计,在一季度,国内豆粕现货均价为3403.27元/吨,低于2024年同期3533.08元/吨的季度均价。

此外,牧原股份生猪销量也有小幅增长,尤其重点发力的仔猪产品。

河南养猪巨头,3个月净赚超40亿

2025年,官方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~7800万头,仔猪800万头~1200万头。

从一季度来看,商品猪销量为1839.5万头,大体符合出栏预期,仔猪销量却达414.9万头,较上年同期猛增595%。

“公司PSY、活仔数等指标提升,同等规模的母猪舍,相比之前能生产更多数量的仔猪。”

牧原解释,其加大仔猪销售,将能进一步提升母猪舍的利用效率。

2

寻觅增量

如果将时间拉长,牧原或许是上轮扩产周期中最成功的养殖企业。

过去几年,其产能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,且成功穿越2021年以来的周期低谷,实现债务水平的相对可控和平稳过渡。

根据全国生猪出栏量、牧原出栏量计算可知,2018年,其出栏量占比仅1.59%。

此后,公司资本开支额度与产能、产量的快速增长,2021年、2022年,连续两年出栏量占比提升2.5个百分点以上,到2024年,占比已提升至10.19%左右。

2021年猪价周期见顶时,牧原的经营策略,便已调整为“稳健增长”。

“2024年资本开支也维持在较低水平,长期来看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。”

牧原股份预计,2025年资本开支金额为90亿元,其中猪舍升级改造为30亿元,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建设为40-50亿元。

河南养猪巨头,3个月净赚超40亿

通过提高养殖产能利用率等方式,生猪出栏量依旧具备一定提升空间,毫无疑问,已经难以复制2020年至2022年的出栏增速。

未来,牧原股份从哪里去寻找新的增量?

4月8日,便有投资者提问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,是否有考虑涉及全产业链,比如,上游的农产品动物保健和下游的深加工?

对此,牧原回应称,目前没有开展动保及肉制品深加工业务的计划。

3

出海越南

牧原,已开始出海。

2024年,其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;今年3月19日,又通过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,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。

“当前,越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生猪养殖业从业者,对于非瘟防控、猪场改造、硬件升级、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等需求较为迫切。”

牧原解释,这成为其开展海外业务的切入点,当前海外业务团队正在熟悉当地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。

河南养猪巨头,3个月净赚超40亿

只是,相较于现有生猪养殖、屠宰业务而言,越南子公司带来的潜在收益空间,明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。

有投资者提及,是否有计划和新希望一样,在海外直接投资建设养猪场?

其高层未给出正面回应。

未来,牧原或许需要明确自身战略方向,寻找到新的增量市场,不然猪价的高低、现有产能将直接决定公司上限。

有话要说...